三级黄色伦理片_国产1区2区3区4区|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,久久精品视频1,完美变性人啪啪av激情,女人脱精光直播

這下誰還擔心壽命?首款3D MLC威剛SU900評測

2017-02-24 00:15  出處:PConline原創  作者:Fison   責任編輯:陳張武 

  【PConline 評測】自從被NVMe的M.2 SSD搶掉風頭之后,SATA SSD的敵人不再是HDD,而是同根生的M.2 SSD。面對傳輸性能爆表的同行,SATA SSD自身的天生不足而顯得后勁不足。如何自救?唯有轉型。2017年的SATA SSD領域,相信會邁向更高的主流銷售容量以及采用更具競爭力的閃存顆粒,重新奪回市場的制高點。

  2016年年底,威剛就對外發布了一款SATA SSD,最大特征不僅僅是512GB這個未來主流的容量,更是采用3D MLC NAND!3D NAND我們早已耳熟能詳,不過多數都是TLC。那這次MLC首次聯姻3D NAND,在威剛SU900身上會帶來怎樣的驚喜?

SSD評測

威剛 SU900 SATA 512G參考價:讀取中...圖片 點評 報價參數概覽

●3D MLC NAND的首秀

  今天威剛這款固態硬盤,全稱為Ultimate SU900。顧名思義,就是旗艦級的產品,也是之前威剛推出的SU800的大哥。我們知道SU800采用的是3D TLC,而今天這款SU900是3D MLC,地位高低不言而喻。

 SSD評測
威剛 SU900 系列規格

  正如商品房樓層越高,可容納居民人數越多的道理一樣,采用立體封裝的3D NAND自然有著比以前2D NAND有著得天獨厚的容量優勢。同時,通過堆棧式立體堆疊的3D NAND,從技術成本上看實現難度不高,加上避免了2D NAND通過提高制程來提升容量所帶來的可靠性及性能都下降的不足。很明顯,未來的NAND就是3D NAND的天下。

 SSD評測
未來3D NAND是趨勢

  我們知道,為何SSD廠商那么推廣3D TLC就是彌補TLC的天生不足。而這次MLC也來玩3D堆棧封裝,不僅僅順應了3D NAND的發展趨勢,更為消費者提供更長壽命、更高可靠性以及更好性能的SSD。

SSD
總寫入量達到了800TB

  從威剛 SU900 SSD的官方規格可知,其總寫入數據量可達800TB(240/256GB TLC SSD的總寫入量只有270GB左右),平均故障間隔時間也有200萬小時,并支持RAID Engine陣列加速、Data Shaping數據管理、軟硬件寫入保護、區塊體質篩選、損耗均衡等數據保護技術,還提供5年質保。

●威剛 SU900 512GB SSD賞析

  廢話那么多,我們還是欣賞下帶3D MLC光環的威剛 SU900 512GB SSD吧!

威剛 SU900 512GB
產品包裝

  包裝設計,沒什么還說的,就是把威剛 SU900 512GB SSD的外觀示意圖、容量規格、尺寸接口以及將3D NAND展示出來。

威剛 SU900 512GB
產品附件

  從包裝拿出產品,我們發現附件挺多的。2.5轉3.5英寸的適配器、安裝架以及售后服務卡等。

威剛 SU900 512GB
SSD外觀

  這款2.5英寸的SATA SSD外觀有著濃厚的威剛風格,在黑色金屬外殼上,帶有品牌特色的貼紙十分醒目。對比SU800的藍色設計,金色貼紙辨識度更高。

威剛 SU900 512GB
背面

  威剛 SU900 512GB SSD的背面貼上了產品標簽,與其他威剛SU系列SSD一樣。

威剛 SU900 512GB
接口

  作為國際慣例,我們還是展示威剛 SU900 512GB SSD的SATA III接口為大家。6GB/s的帶寬,并并向下兼容SATA II傳輸標準。

威剛 SU900 512GB
標簽

  觀察威剛 SU900 512GB SSD的標簽,我們可以找到不少重要信息,包括型號、質保號、產品序列號、5V的工作電壓等等。

●威剛 SU900 512GB SSD拆解

  相信不少朋友和小編一樣,一定很想對3D MLC探個究竟,下面一起拆個痛快吧!

SSD

  威剛 SU900 512GB SSD鋁合金的外殼由一顆螺絲固定,這顆螺絲很隱秘,在正面貼紙的下方,找到不容易。

SSD
PCB板正面

SSD
PCB板反面

  短小的PCB板設計,正面有一顆主控、一顆緩存及4顆閃存芯片。此外,背面還有4顆閃存芯片。

SSD
閃存

  此次搭載的3D NAND是基于MLC 的NAND。3D NAND生產過程與摩天大樓的建造類似,能夠在較小的地面上組合出密集的結構,使得每 Gb 的成本效益更加明顯。此外,3D MLC這項技術還增加了數據可靠性、以及固態存儲是速度。

SSD
主控

  威剛SU900采用的是來自慧榮的SM2258主控,SM2258支持TLC/MLC閃存,包括3D立體封裝的,最大容量可達2TB,并擁有NANDXtend糾錯技術、GC垃圾數據回收技術,保證在使用過程中持續讀寫不掉速。

  得益于NANDXtend ECC技術,SM2258主控可以讓NAND閃存壽命減半后依然可以保持SSD不錯的讀寫性能,并且通過固件大幅延長SLC Caching掉速到達時間。

SSD
緩存

  緩存來自于南亞的,型號為NT5CC256M16DP,大小為512MB。

480G/512G SSD評測
開學季導購:SSD漲價很瘋狂 若買不妨參考這些!
開學季導購:SSD漲價很瘋狂 若買不妨參考這些!

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,SSD的價格全面上調,一路上漲,漲幅超過市場預期,以三星750 EVO 250G為例,從最低價的439元,已經飚至619元,漲了180元,漲幅41%。不同容量,不同型號,不同品...

James 2017-02-13 評論: 73 標簽: 480G/512G SSD評測  

升級SSD就拼性價比 威剛SU800 M.2 SSD評測
升級SSD就拼性價比 威剛SU800 M.2 SSD評測

自2015年以來,諸多廠家都相繼推出了基于M.2接口的固態硬盤。而M.2 SSD 又分為SATA和PCI-E兩種,雖說長得一模一樣但是性能卻是差之千里。走PCI-E通道的M.2 SSD會比走SATA 通道的M.2 ...

James、Panda 2017-01-18 評論: 55 標簽: 480G/512G SSD評測  

東芝-OCZ VX500 512G SSD評測:少見的MLC力作!
東芝-OCZ VX500 512G SSD評測:少見的MLC力作!

今年SSD市場徹底被TLC閃存所攻占,幾乎新一色的TLC SSD新品,相比于TLC SSD,MLC SSD除了價格的劣勢,剩下全是優勢,如速度性能、穩定性、可靠性、擦寫壽命等。無奈,TLC SSD成本占據...

James 2016-12-28 評論: 98 標簽: 480G/512G SSD評測  

5款PCI-E/M.2 SSD年度橫評:代表目前SSD最快速度?
5款PCI-E/M.2 SSD年度橫評:代表目前SSD最快速度?

性能與容量齊飛,固態硬盤以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發展著,無疑是電腦硬件的一個增長極。速度與激情,我們渴望性能的最大化,即使我們無法在身邊的硬件之中得到頂尖的性能體驗,但我們也...

James 2016-12-25 評論: 0 標簽: 480G/512G SSD評測  

SSD升級選購全攻略①:SSD有哪些接口?懂了你才會選
SSD升級選購全攻略①:SSD有哪些接口?懂了你才會選

一塊SSD的遷徙之旅,是不可遏制的大勢所趨,取代HDD,摧枯拉朽式的革命成功,一定不會遙遠。在這場存儲革命中,為了實現更快的速度、更好的體驗,SSD的接口也在不斷進化革新,像主流...

Fison 2016-10-25 評論: 92 標簽: 480G/512G SSD評測  

5款PCI-E/M.2 SSD橫評:代表目前SSD最快速度?
5款PCI-E/M.2 SSD橫評:代表目前SSD最快速度?

性能與容量齊飛,固態硬盤以讓人瞠目結舌的速度發展著,無疑是電腦硬件的一個增長極。速度與激情,我們渴望性能的最大化,即使我們無法在身邊的硬件之中得到頂尖的性能體驗,但我們也...

Fison、James 2016-10-04 評論: 92 標簽: 480G/512G SSD評測  

搭載美光3D閃存 英睿達MX300 750G SSD評測
搭載美光3D閃存 英睿達MX300 750G SSD評測

起初心里毫無波動,而后被輿論同仇敵愾,夾雜著驚喜與失落,第三十一屆奧運就這樣結束了。北京奧運的高度讓后人難以望其項背,但我們只需背熟更高更快更強這六個字就行。在接過機械硬...

Fison 2016-08-25 評論: 96 標簽: 480G/512G SSD評測  

查看更多